銅片腐蝕試驗器是用于測定石油、潤滑油、燃料等液體樣品對銅材料腐蝕程度的專用檢測設備。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模擬實際腐蝕環境,定量分析銅片在特定條件下的腐蝕速率和程度,為材料選型、設備維護及產品質量控制提供科學依據。該設備符合GB/T5096《石油產品銅片腐蝕試驗法》、ISO 2160、ASTM D130等國際標準,廣泛應用于石油、化工、航空燃料等領域。
一、原理
腐蝕反應機制
銅片浸入待測油樣后,油品中的硫化氫、硫醇等硫化物與銅發生化學反應,生成硫化銅等腐蝕產物,導致銅片表面變色、出現斑點或質量損失。
腐蝕程度與油品成分、溫度、時間等因素密切相關,例如高溫會加速硫化物與銅的反應速率。
標準化評估流程
樣品處理:將標準尺寸銅片打磨、清洗、干燥,確保表面無氧化層和污染物。
試驗條件:將銅片放入試驗彈中,加入待測油樣,密封后置于恒溫浴中加熱至設定溫度,保持一定時間。
結果判定:反應結束后取出銅片,與標準色板對比顏色變化,或通過顯微鏡觀察表面腐蝕形貌,參照標準評級。
二、特點
智能化與人性化設計
配備數字顯示屏,實時顯示溫度、時間等參數,操作界面直觀友好。
提供標準色板、試驗彈托架、磨片器等全套工具,確保測試流程標準化。
安全防護設計
試驗彈采用密封結構,防止高溫高壓下油樣泄漏或爆裂。
設備表面涂層均勻、無毛刺,電器接線排列整齊,避免短路或觸電風險。
操作時需遠離明火,防止易燃油樣引發火災。
三、應用領域
石油與天然氣行業
評估原油、汽油、柴油等燃料對金屬管道、儲罐的腐蝕性,優化防腐涂層或材料選型。
檢測潤滑油對發動機銅部件的腐蝕影響,確保油品質量穩定。
航空燃料檢測
檢查航空汽油、渦輪燃料對金屬材料的腐蝕作用,保障飛行安全。
符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標準,滿足出口貿易合規性要求。
化學品與涂料行業
測試化學原料(如溶劑、添加劑)對金屬設備的腐蝕性,指導生產工藝改進。
評估涂料對銅基材的保護效果,優化配方設計。
科研與材料開發
研究新型銅合金或其他金屬材料的腐蝕特性,為材料科學家提供實驗數據支持。
模擬海洋、化工等極duan環境下的腐蝕行為,為設備設計、維護提供依據。
質量檢測與認證
第三方檢測機構利用該設備對市場流通產品進行抽檢,評估其安全性能。
為企業提供權wei認證報告,助力產品通過ISO、ASTM等國際標準認證。